肌筋膜破壞:超負荷訓練帶來的隱性傷害
在1960年,美國開始致力於強化國民的身體素質,進行了一連串的實驗,終結產出了我們所熟知的增肌減脂的運動訓練方法。這套訓練方法也開始在國民教育中大力推廣。然而,這種練習方式直到快2000年時才被發現,超負荷的肌肉力量訓練會對肌筋膜造成損傷。
首先,我們必須先理解肌筋膜的概念。我們的身體擁有許多骨骼肌,這些肌肉能夠產生動作。肌筋膜就如同火車的連結鏈條,將身體裡所有的骨骼肌串聯起來。如此一來,肌筋膜就能夠引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鏈鎖反應。
傳統的肌肉訓練方法,主要是透過單關節或多關節的局部肌肉進行收縮與部分放鬆的運動。但是,這種訓練方式卻忽略了肌筋膜的存在,因此在訓練與肌筋膜的認知之間,產生了長達四十年以上的認知落差。
我們可以用火車來做比喻。假如一輛火車有100個車廂,傳統的關節肌肉訓練就好像只訓練著30-50號車廂,而完全忽略了前29節和後50節的連鎖反應。而這種訓練方法的錯誤,就在於它使得火車鏈結前段與後段的車廂往中間的車廂縮緊,導致車頭與車尾的距離變短。
許多人可能會認為,只要進行伸展運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然而,這裡還要考慮到身體關節骨骼的扭轉變形,像是脊椎有24節(對應於24節氣)、肩關節與髖關節360度的活動範圍,以及它們與脊椎的扭轉壓力。
中國的養生理念強調陰陽平衡,需要考慮表層和裡層(即我們能看到的表面和看不到或照不到的深層部分)。中國的易筋經訓練也有四個方向:筋舒則長、筋勁則剛、筋粗則壯與筋合則康。
這四個訓練方向其實與我們熟知的體適能元素相似,如伸展拉筋、增強肌耐力與肌肥大的目標。然而,在西方的體適能訓練中,伸展與肌肉訓練是分開進行的,而且柔軟度與肌肉訓練之間存在著衝突與拉扯。但其實,筋的訓練有可能同時進行,同時達成筋的延展、筋的粗壯與筋的出力變硬。這便是我們先人身體智慧的結晶。
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,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筋骨訓練,而不是為了戰爭而研發出的肌肉訓練方式,因為這種訓練方式往往是最大的筋骨破壞者。結合武術、瑜珈、舞蹈和阻力訓練,將是筋骨強化的重點。我們熱烈歡迎大家來學習我們的結構調整體適能訓練課程,一起來把傳承智慧現代化吧!